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1世纪以来获得迅速发展。它保持了较整个旅游业更高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越来越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商务旅游与普通的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方式相比,具有消费水平比较高、不受旅游淡季与气候影响、活动地点比较固定、活动方式重复等许多明显的优势,发展商务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尽管近年来国内政府和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商务旅游的研究,但是对商务旅游的一些概念问题尚未廓清,商务旅游的运作处于粗放阶段。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笔者试图运用产业经济学、城市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服务营销、生态学等理论对商务旅游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为我国商务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进行一些探讨,构建商务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本书紧紧围绕商务旅游进行深入探讨,全书主要包括上、中、下三篇共十三章:第一章 商务旅游概述,主要对商务旅游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使读者进一步明确商务旅游基本属性和理论基础,本章是本书后面内容的基石。第二章商务旅游的市场, 主要探讨了商务旅游市场细分和商务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第三章 商务旅游目的地,主要阐述了商务旅游目的地的分类与价值以及商务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策略。第四、五、六、七章主要对商务旅游微观结构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和商务考察旅游。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主要从宏观介绍了商务旅游的发展对策,重点涉及高瞻远瞩、线路设计和营销制胜战略。
纵观全书,总的来说,本书具有三大特点:
其一,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本书目标在于帮助商务旅游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更加准确的认识和卓有成效的开发商务旅游市场。而以往的同类书籍将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商务考察旅游以及商务旅游服务业务混为一谈,缺乏明确的读者定位。而本书目标明确且对商务旅游产生、现状、发展和未来,进行了全面分析。使读者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商务旅游。
其二,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书籍的最高境界是让读者能够通过最轻松的方式获取系统的知识。为了达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写作目标,本书邀请数位学习会展与商务旅游的大专和本科生通读本书初稿并提出相关意见。此外,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下,做到图文并茂,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力求使读者轻松阅读。
其三,数据案例、说服力强。大量引用各种数据案例、图文并茂,提高了本书的说服力和实用性。为了避免本书的空谈说教,每一章都穿插了引导案例、知识链接以及每章小结的案例分析。引用大量数据和实际案例,大大提高本书的说服力和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价值。
本书要特别感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覃业银教授对本书框架的确立、指导与最终定稿;感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罗明春教授对本书的专业指导、感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彭新书记、刘国华院长、陈涛副院长对本书编著的关心、关注与支持。在写作过程中,撰写团队分工合作,多次研讨。具体分工如下:刘双娥老师撰写了第一章的部分内容;夏艳秦老师撰写了第十二章的全部内容;肖晓莺老师撰写了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的全部内容;韩燕平老师撰写了第一章、第十章的部分内容;邓应华老师负责撰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的全部内容和第十章的部分内容并负责对全书进行统稿、修改以及校对工作。
由于笔者学识浅薄,再加上完稿时间仓促,任务繁重,书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还请广大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