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受邀在这场全国大会上分享“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经验
2025年10月25日,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旅游行指委景区与休闲类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海南海口隆重举行。大会汇聚了来自教育部、文旅部的重要领导,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景区与休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旅游大类省级、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领导、专业负责人,共同围绕旅游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作为会议的核心环节,大会特邀了包括我校在内的5所院校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我校副校长邓子云教授代表学校作专题发言。
图1 邓子院副校长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交流会上作主题报告
年领袖论坛首席专家、中国景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献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财政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建,教育部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旅游联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昆欣等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陈献春以《“场景驱动型经济”新范式与“场景驱动型旅游”新生态的思考》为题作报告,王建则围绕《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进行专题分享,为旅游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与政策思路。王昆欣表示,本次大会聚焦旅游大类专业群建设,各院校、企业分享可复制的改革实践经验,期待大会凝聚行业共识、深化产教融合,切实落实教育强国相关任务,推动全国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交流”环节,五所院校代表分享了旅游大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双高建设引领“海岛”建设,凸显了服务自贸的职教担当;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分享了数字文旅专业群组群逻辑及建设路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群服务黄河“几字湾”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展新模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展示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纵向贯通、横向融合、全域联动”的建设模式。我校邓子云副校长以《赋能湘菜产业:高水平专业群与城市共生共荣模式》为题,系统介绍了我校烹饪工艺与营养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在首期“国家双高计划”中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的卓越成效和经验,并分享了第二期建设的战略规划。发言聚焦湘菜产业链这一特色领域,重点阐释了学校围绕湘菜这一特色产业,探索形成的“专业群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发展模式,为大会贡献了独具特色的“城校共生”模式。
邓子云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自2019年立项建设以来,历经五年砥砺奋进,于2024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期“国双高”终期验收,构建了覆盖“从田间到餐桌”湘菜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专业群引领、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国际拓展”的发展之路,为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6%以上,直接为长沙打造“世界美食之都”输送技术骨干超2000人。在引领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方面,专业群牵头制定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在英国、日本设立湘菜产业学院分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厨师超1200名,将“湘菜标准”升级为“世界标准”;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发布产业报告、研发标准与新品,构建了“文化研究—标准制定—技术转化—产业升级”的全链条赋能体系,助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
面向未来,邓子云副校长强调,学校将聚焦“打造全国中餐烹饪类人才培养新标杆”的目标,致力于打造现代职教治理、文化传承创新、职教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中餐海外繁荣“五个高地”。具体举措包括:深化校内混合所有制实体试点,建设“教学厨房”与“湘菜云”直播平台;进一步推动湘菜海外分院实体化运营,发起“湘菜全球百强榜”,助力长沙创建“世界美食之都”,持续为湘菜产业与世界餐桌注入“湖南味道”。
会议期间,我校湘旅学院陈莉院长作为全国旅游职业教育行指委委员参加了全国旅游行指委景区与休闲类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就景区与休闲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议题参与研讨,为专业建设贡献智慧。
此次我校代表在高端论坛上的深度参与和精彩发言,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国双高”建设引领下的办学成效,彰显了我校在旅游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体现了学校在全国旅游职业教育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为全国旅游大类职业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商贸智慧”。